163男人

车圈热搜 何小鹏进厂拧螺丝 奥迪或将向中国车企买电车授权

曾几何时,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都一直向海外车企学习,甚至是“唯马首是瞻”。但进入智能化和新能源时代后,旧貌换新颜。庞大的市场和雄厚的技术,让很多海外大牌车企也不得不重新考虑。据海外媒体报道,奥迪或将向中国车企购买电动车授权,以加快在新能源领域的转型和更好融入中国市场,那么你猜奥迪会跟谁合作呢?网友给何小鹏留言,说想看他进工厂拧螺丝,没想到董事长亲力亲为,但似乎帮了“倒忙”,小鹏汽车的压力不言而喻,G6能否重新让小鹏再回销量前列,值得关注。北京市无人驾驶出租车将正式上路运营,当你打车发现接你的是一辆无人驾驶汽车,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坐还是不坐?来一同看看本期热门话题汇总。

1。#奥迪或将向中国车企购买电动车平台授权#

阅读量:978.8万

事件回顾:据德国Automobilwoche消息:奥迪正在考虑直接从中国的电动车企业购买一个电动平台的授权,用以提升电动汽车的竞争力。看到这则消息后,很多网友在猜测,如果真的成型,奥迪最终会选择哪个中国品牌呢?

网友热议:

点评:很多网友都表现非常期待,但也有一部分认为这不太可能。其实没有什么不能理解,对此奥迪中国方面11日回应称,“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变革时期,奥迪将携手各方共同制定战略方针,共创成功未来”。

携手各方就是最好的回复,也进一步验证了这种可能性很高。电动车在国内市场已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奥迪此举也是为了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如果能最大程度上缩短研发周期并快速融进市场,在电动车领域取得像燃油车那样的成绩,这自然是奥迪最想看到的。

也有业内专家表示,“为了维持市场地位和品牌竞争力,奥迪要尽快完成新能源转型。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周期长、费用高,车企很容易因此错过市场机遇,所以,向中企买技术对奥迪来说是一种捷径,并且这种方式也能降低技术故障率。”说回这次消息的流出,如果成真,那你们觉得奥迪最可能和国内哪家车企来合作呢?

2。#小米汽车目标进入世界前五#

阅读量:877.2万

事件回顾:报媒体道:小米第一款车型报价完毕,目前已开始了交付中心的筛选工作。小米汽车一期工厂按照既定计划,在上个月竣工验收。集团合伙人卢伟冰表示,小米造车进展一切顺利,已进入研发加速阶段。小米集团有着多年的技术积累,完全可以被小米汽车复用的营销网络资源,但还未拿下最关键的造车资质。雷军认为只要看好汽车产业,任何时间都不晚,也已设立了宏伟目标:2024年进入自动驾驶行业第一阵营,并且争取15-20年内进入世界前五。

网友热议:

点评:现在似乎进入造车行业不再是什么难事,难的在于后续的交付以及营利方面。在此前的多次公开场合中,小米掌门人雷军表现得非常有自信。他坦言:“我们的能力在电子、用户体验的运维上,现在的电动汽车都在我们的这些点上,所以我觉得我们2024年出车刚刚好。”

对于小米汽车的盈利问题,雷军表示,长期和小米手机一样,除了硬件利润,更在意软件利润。汽车以往可以整合销售、售后服务、充电桩,未来汽车可以整合的服务越来越多。同时他也谈及过小米的渠道,雷军认为现有的线下一万家中国门店对小米汽车的营销很有帮助。小米在全球多个国家都有业务,也会是个大的营销网络。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小米现在的信心是何等爆棚,再看看雷军说的“我们争取15-20年进入世界前五。”好像也不是不可能。总而言之,目前小米的第一辆车还没有正式下线,等到真正下线时,自然就更能印证这句话的含金量,同样我们也非常期待小米能早日实现这个目标。

3。#新款特斯拉Model3上海路试谍照曝光#

阅读量:594.4万

事件回顾:近日有媒体曝光,最新款特斯拉Model 3(配置|询价)改款Highland生产车间产线调试已经基本完成,进入最后完善的收尾阶段。整理一下斯拉Model 3的升级变化:

后轮驱动版的电池容量将从60kWh升级为66kWh,采用宁德时代的M3P新型磷酸锰铁锂电池;

线控转向和yoke方向盘;

内饰风格更清新、现代,增加了RGB氛围灯,升级了车内音响和座椅舒适度,之前的消息是配上了座椅通风;

车辆倒车时,后视镜会有一个字母R进行提示;

标配HW4,使用了升级摄像头。

网友热议:

点评:尽管国内很多新势力和新能源品牌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但特斯拉的一举一动仍然让他们不敢掉以轻心。毕竟在这个领域内,特斯拉还是有着很强的掌控能力。最新款特斯拉Model 3的马上问世,相信能让很多厂家都再次感到了寒意。而全新车型的升级也足够丰富。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表现仍然是重点,未来全新车型的表现究竟如何,这也是很多车企共同在关注的。最新的消息显示,新款Model 3将搭载最新的Hardware 4.0(HW4)系统,包括升级后的保险杠中央一个、车身两侧各一个,共3颗摄像头,以提升自动驾驶性能。

不过即便是特斯拉这样的全球巨头,在如今的中国市场也要承受相当大的压力,特斯拉第二季度以46.61万辆交付量创下历史记录,但仍面临订单减少的困境。减少的订单存量与持续增长的产量意味特斯拉整承受着更大的销售压力,所以,全新Model 3不容有失。

4。#小鹏汽车高管质疑理想周销量榜#

阅读量:388.1万

事件回顾:7月11日,理想汽车公布的周销量数据榜单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第28周(7月3日-7月9日),理想汽车的周销量达0.79万辆,小鹏汽车单周交付量为0.12万辆。随后遭到了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产品高级总监刘毅林的质疑,并配文“朗朗乾坤,无奇不有”。

同时在评论区回复网友,“我们不需要每天、每周公布销量来炒作,请关注每月的官方公布数据,该数据最具权威性。”

网友热议:

点评:既然小鹏质疑理想,作为当事方,理想的官方回复是这样的:“数据的获取合法合规。我们向社会公众公布的数据来源于汽车行业通用的数据渠道。基于我们与数据提供方的合同约定,不便对外透露,但我司关于数据来源,此前已向有关部门进行过说明。”

其实数据统计的争议对消费者来说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倒是成为车企每月每季度的检测成绩单,7月1日,理想汽车公布了6月交付成绩,共计交付新车32575辆,月度交付量首次突破三万,同比增长150.1%。今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86533辆,同比增长201.6%。理想汽车2023年上半年的交付量已经超过2022年全年的交付量。

相比之下,小鹏汽车6月共交付新车8620台,环比增长15%,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其中P7车型总交付环比增长17%。小鹏汽车二季度累计交付新车23205台,环比增长27%。截至今年6月30日,小鹏汽车累计交付突破30万台。而刚刚上市的小鹏G6(配置|询价)无疑是小鹏汽车在今年度内的最重磅产品,吸取了此前G9(配置|询价)定价上的失误,G6的价格更显亲民,这也关乎着小鹏在下半年能否在销量上重返前列的关键。说句实在话,关注太多其他的有什么用呢,将自身产品做好,这才是最实际的。

5。#何小鹏应网友要求进厂拧螺丝#

阅读量:376.9万

事件回顾:7月11日,何小鹏发称,“昨天去工厂跟进G6的情况。应广大鹏友的要求,我尝试在几个工位拧了螺丝,做了检测。但是总结下来,专业的事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同学来做,我去属于帮倒忙,全程感觉都是被嫌弃,生产班长说因为担心没有拧好,复检的时间远大于我帮忙的产出。。。我还是负责在旁边给大家加点鼓劲解决困难的好,我们一起全力做好交付和质量! ”

网友热议:

点评:董事长亲力亲为本是件好事,但总感觉照片上的员工却投来“嫌弃”的眼神,也难怪何小鹏事后会说自己还是鼓劲解决困难的好,这种拧螺丝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吧。

其实小鹏汽车在上半年过得并不好,眼看着被其他新势力品牌在销量上逐渐落下,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情况。是小鹏的竞争力不够强吗?至少从小鹏G6来看并不是这样,6月29日小鹏G6正式上市,订单量更是突破3.5万辆。小鹏G6如此火爆,压力自然就给到生产工厂这边。而7月份小鹏G6在多个城市启动交付,“鹏友们”自然坐不住,纷纷跑到何小鹏社交平台催促,建议何小鹏去工厂“直播拧螺丝”、“睡在工厂”……这才有了何小鹏进厂拧螺丝。

看似很简单的拧螺丝,但在内行来看,这没有几年一线工作的经历绝对是做不好的,也正是那句话,“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拧螺丝有专业的员工来操作,何小鹏还是退居幕后,解决实际困难更好。肯定他不是在作秀给网友看,但可以折射出小鹏G6对目前小鹏的重要性,本以为是几句的玩笑话,但何小鹏却对待极为认真,真的去了工厂付诸实际。此前小鹏在营销方面不及其他几个对手,这一点相信大家有所感受,车主们似乎更多时候是各自为战,自己体验,找不到组织的感觉。但从小鹏G6开始,这些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在小鹏G6发布会上,何小鹏表示有信心在两个月内将小鹏G6卖到25万元级SUV的销量冠军。他还在采访时称小鹏G6至少月销过万才是一款称得上成功的产品。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个月的交付数据,也祝小鹏心想事成。

6。#北京无人驾驶出租车即将上路#

阅读量:57.6万

事件回顾: 据媒体报道: 近日,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宣布,正式开放智能网联乘用车“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北京自动驾驶创新发展再登上一个台阶。当一辆无人驾驶的出租车开到你面前时,你会坐吗?

网友热议:

点评:此次开放后,根据《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管理细则(试行)》修订版政策,企业在达到相应要求后可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面向公众提供常态化的自动驾驶付费出行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京无人化测试车辆共计116台,测试总里程近200万公里。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累计订单量超150万人次,用户好评率达95%以上。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许宏伟表示,前期测试为“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阶段打下坚实基础,也提供了丰富的载人示范应用经验。在迈入商业化试点新阶段,将更加注重对自动驾驶企业服务能力的考核,主要围绕乘客车内安全风险、交通环境风险、自动驾驶功能风险三方面进行专业论证和实车评估。同时,将针对试点车辆制定日常监管专项及应急预案,保障车辆道路活动有序开展。

下一步,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还将推进更大范围的技术迭代,拓展更为丰富的应用场景,逐步扩展完成500平方公里扩区建设。推动高速路开放,促成机场、火车站等重要场景实现自动驾驶接驳,聚焦自动驾驶车载终端量产应用和汽车芯片产业链协同两大重点,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生态。

从留言中也不难看出,很多网友还表示有顾虑,主要是集中在安全方面,如果安全方面没有问题,很多人表示愿意尝试。但也可以推测出,今后无人出租车应该主要用于服务机场、火车站的接驳等环境中。

7。#广汽三菱停产裁员#

阅读量:43.8万

事件回顾:近期网络传播一张图片,该图片内容显示:“今天,我们正式公布员工安置方案,公司方面由人事部门牵头,各部门协同处理员工的诉求,推进安置方案的落实。我们会积极地保持与公司工会及职工代表们的沟通,听取意见,确保员工的合法诉求能够得到充分的沟通和合理的解决。”

网友热议:

点评:从近几年广汽三菱的销量中就能看出端倪,销量大幅下滑早就是不争的事实,即便在燃油车一统天下的时代,广汽三菱的表现也仅仅是差强人意。2019年,广汽三菱年销量13.3万辆;2020年直接断崖式下跌,年销量仅剩7.5万辆;2021年进一步下探至6.6万辆;而在2022年,广汽三菱的销量直接跌至3.36万辆,甚至不及部分主流合资品牌一个月的销量。2023年的第一季度,广汽三菱旗下所有产品的累计销量仅为3969辆,同比跌幅达到了58%。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5月,广汽三菱产销量均为0;1-5月,广汽三菱累计产量仅为3367辆,同比下滑75%,累计销量为8943辆,同比下滑25.1%。尽管三菱汽车社长加藤隆夫一再澄清,目前没有退出中国市场的计划,但目前来看,是到做出了断的时候了。

究其根本,还是在由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时,广汽三菱并没有太多资本和实力,也自然无法很好抓住这样的发展机遇,自身目前还缺少新能源车的专属平台,再去投入大量资金重新研发,显然这样的事情不太可能出现。公用一条生产线呢?去年3月份广汽三菱推出了第一款纯电SUV阿图柯,但今年第一季度,这款车的总销量只有178辆。

时间不会等广汽三菱太久,它也将极有可能步广汽菲克的后尘,不得不退出中国市场,虽然现在还没有正式的官方消息,但这只是时间问题。如信中所写,“有百般不舍,又万分无奈。”广汽三菱还能在中国市场迎来涅槃重生吗?

竞争力对比

购车帮帮忙

汽车黑科技

      
上一篇